在重慶的餐飲、汽修等行業,油水分離器是處理含油廢水的關鍵設備。然而,長期運行易出現堵塞故障,影響設備處理效率與使用壽命。通過理性分析堵塞成因,掌握科學的診斷方法與疏通策略,能有效保障設備穩定運行。
一、常見堵塞故障診斷
(一)雜物堆積型堵塞
含油廢水中的食物殘渣、纖維、泥沙等雜物,是導致油水分離器堵塞的常見原因。當設備進水口壓力明顯升高,超過正常運行時的 0.2 - 0.3MPa,且排水流量顯著減少,可初步判斷存在雜物堵塞。打開設備檢修口,若發現過濾網、隔油區沉積大量雜物,甚至形成堵塞層,即可確認此類故障。此外,若聽到設備內部有異常水流聲,也可能是雜物阻礙水流通道所致。
(二)油脂凝結型堵塞
重慶冬季氣溫較低,加之設備保溫性能不佳,含油廢水中的油脂易在分離器內部凝結,附著在管道與腔體壁上,造成堵塞。若觀察到排油口排出的油脂量明顯減少,或無法排出,且設備內部溫度低于油脂正常分離所需的 35 - 45℃,則可能發生油脂凝結堵塞。同時,當分離效率大幅下降,廢水含油量超標時,也需考慮此類故障。
(三)水垢附著型堵塞
若使用的水源硬度較高,水中的鈣、鎂等離子會在分離器內部形成水垢,尤其是在加熱裝置、管道內壁等部位。當設備出現排水不暢,且管道表面有白色堅硬物質附著,通過檢測進水與排水的電導率,若排水電導率明顯降低,可判斷為水垢附著導致堵塞。
二、快速疏通策略
(一)物理疏通法
對于雜物堆積型堵塞,可采用物理方式直接清理。使用專用的打撈工具,如長柄撈網、鉤子等,取出過濾網與隔油區的雜物;對于管道內的堵塞物,可使用高壓水槍,以 0.8 - 1.2MPa 的壓力進行沖洗,清除管道內的殘留雜物,恢復水流通道暢通。
(二)加熱溶解法
針對油脂凝結型堵塞,通過加熱使油脂融化。開啟設備的加熱裝置,將內部溫度逐步提升至 60 - 70℃,持續加熱 2 - 3 小時,待油脂融化后,及時進行排油操作。若設備無加熱功能,可采用外部加熱方式,如包裹電加熱帶或使用熱水循環,輔助油脂融化。
(三)化學清洗法
處理水垢附著型堵塞,需采用化學清洗劑。選擇合適的酸性清洗劑,如檸檬酸溶液,按照 1:10 的比例稀釋后,注入分離器內部,浸泡 2 - 4 小時,使水垢與清洗劑充分反應。浸泡完成后,用清水反復沖洗設備,直至排出的水呈中性,確保清除水垢。
重慶油水分離器的堵塞故障需通過精準診斷確定成因,再采用針對性的疏通策略。日常維護中,還需定期清理、檢查設備,做好保溫與水質處理,預防堵塞故障的發生,保障油水分離器高效穩定運行。